買房子精挑細選 十大要項

在選購房地產時,秉持著「貨比三家不吃虧」的原則固然比較容易買到物美價廉的產品,然而在賣方「不怕貨比貨,只怕不識貨」的促銷前提下,究竟要做如何的比較?比較時該注意哪些要點?這些都是消費者購屋時所最急於了解的主要事項,以下謹提供十項比較要點,以供購屋之參考:

一、地段是否良好
一般而言,只要地段好、區位佳,不論是土地或是房屋,增值或保值的功能必然比較好,即使購買時價格稍微貴一點,也會在假以時日之後獲致連本帶利應有的回饋,臺北市東區或大台北捷運沿線便是最佳例證,因此購屋之前對於地段的比較絲毫輕忽不得。

二、建築結構是否安全
一般而言,五層以下之公寓建築結構通常為加強磚造,六層以上則為鋼筋混凝土或鋼骨結構,按建築結構的品質與居家安全息息相關,購屋時宜格外謹慎,而較佳的建築結構在居家安全上也較有保障,並且耐用年限也較長,尤其自從九二一大地震之後,在建築結構安全之考量下,耐震設計較佳的建物更是普遍受到購屋者之青睞。

三、 樓層差異
一般而言,一樓往往因擁有庭院、空地或商業價值較大,訂價也最高,頂樓也往往因擁有屋頂使用權的關係價格也不低,至於四樓或13樓則受到心理因素影響而訂價最低;此外,根據一般購屋習慣,三樓與八樓常會因數字之「吉祥」因素而率先售出。不過要注意的是,應以同一地段、同樣屬性、同級產品、同一樓層來做比較才具有實質意義,此外,各樓層所能擁有的視野景觀差異也是一大比較重點。

四、 樓層高度
依建築法令規定,建物樓層標準高度為3公尺,惟早期亦有少數建物利用建蔽率管制之漏洞而以降低高度方式來增加建物樓層,例如將原只可蓋36公尺高度之建物改為興建13層樓,導致每一樓層高度均在2.8公尺以下,其居家品質如何可想而知。其次,時下亦有不少建物以挑高方式為訴求,其對居家品質之提升不言可喻,因此,在產品比較時亦應將其列入優先考量。

五、 前後棟價差
有些建物因囿於地形限制而產生前後棟之建築規劃設計,則其不僅居家生活大異其趣,前後棟價差更值得深入探討。例如仁愛路四段國父紀念館對面之住宅大廈,其因景觀之差異,前後棟每坪價差即高達10萬元。

六、房屋新舊
屋齡越大的房子除非是信用良好之公司所興建、施工嚴謹或採用高級建材,否則屋齡越老毛病也會越多,折舊也就越大,日後必然很快就要支付一筆為數可觀的整修與維護費用。例如外觀之整修、漏水之處理與電梯之維護、更新等,因此「新」、「舊」之間也都是產品相互比較時極為重要的參考因素。

七、建材裝潢是否高級
良好的建材,不但能使建物歷久彌新,更能令人住得舒適、稱心,尤其是外觀雄偉、門廳氣派、建材高級精緻的建築,必然能夠顯現出物超所值之「價值」。

其次,現代建築的室內裝潢亦已逐漸朝向高品味與高格調,因此,在產品比較時亦應將其列入考慮。

八、實坪與虛坪
時下常見賣方於銷售時列入許多虛坪,藉以降低房屋每坪單價。因此,購屋時除應仔細核計權狀面積外,更應以「實際可用坪數」與總價來比較每坪真正的實價,方可達到比價的真正效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永慶新竹光華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